 |
产品列表 |
|
|
|
 |
|
|
 |
联系方式 |
|
电话:0513-88775966 |
传真:0513-88777118 |
邮箱:ntsyjc@126.com |
网址:www.ntsyjc.com |
地址:海安城东镇葛家桥南新路8号 |
|
|
 |
|
|
 |
新闻资讯 |
●您现在的位置:关于业顺>新闻资讯
|
|
|
三辊非对称式卷板机如何更好的使用 |
|
三辊非对称式卷板机(上辊为主动辊,下辊不对称布置,其中一侧下辊可垂直移动、另一侧可倾斜或固定)是金属板材弯曲成形的关键设备,广泛用于卷制圆柱形、锥形等工件。其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工件精度(如圆度、直线度)和设备寿命,以下从**操作前准备、核心操作步骤、不同工件卷制技巧、安全规范及常见问题处理**等方面,详解其高效使用要点:
一、操作前准备:打好基础,避免隐患 1. 设备与工件适配性检查 明确设备参数:确认卷板机的额定卷制厚度(如6mm、12mm)、宽度(如1.5m、2m)、最小卷制直径(核心参数,如φ300mm),确保待加工板材的厚度、材质(碳钢、不锈钢等)、屈服强度在设备允许范围内(例如:低碳钢可卷制厚度上限通常高于高合金钢)。 工件预处理: - 检查板材表面是否有裂纹、毛刺、凸起,若有需打磨平整(避免卷制时划伤辊面或导致板材撕裂); - 测量板材长度、宽度,确保宽度不超过设备辊面有效长度(一般比辊面短50~100mm),长度需满足卷制最小直边要求(非对称式卷板机预弯后直边通常≤50mm)。
2. 设备状态检查 辊面清洁与损伤检查:用抹布擦拭上、下辊表面,清除油污、铁屑、氧化皮,检查辊面是否有划痕、凹陷(若有需修复,否则会导致工件表面压痕)。 传动与液压系统检查: - 传动系统:确认电机、减速器运行无异响,链条/齿轮啮合正常,防护罩完好; - 液压系统:检查油箱油位(需在刻度线2/3以上)、油温(常温≤50℃),液压管路无漏油,下辊升降、倾斜的液压阀动作灵敏(试动作为空行程,确认无卡顿)。 安全装置确认:急停按钮、辊子防护栏、行程限位开关(防止下辊超程损坏)必须有效,操作手柄/按钮标识清晰(升、降、正反转)。
二、核心操作步骤:分阶段控制,保证成形精度 1. 板材对中:确保卷制对称,避免偏斜 定位基准:以板材的一条长边为基准,对齐辊子的侧边定位线(或在工作台面做标记),保证板材中心线与辊子轴线平行(可用卷尺测量板材两端到辊边的距离,误差≤5mm)。 辅助对齐:对于宽幅板材(如1.5m以上),可两人分别在板材两端推扶,启动上辊慢速旋转(0.5~1m/min),观察板材是否随辊子同步移动,若一端偏移,立即停机调整。
2. 预弯(关键步骤,消除直边) 三辊非对称式卷板机的短板是板材两端易留直边(因无法像对称式三辊那样通过辊子整体挤压弯边),需通过**单侧下辊升降+上辊加压**预弯: 操作方法: 1. 将板材一端伸出上辊边缘(伸出长度≈板材厚度×20,如6mm板材伸出120mm),降下上辊压紧板材(压力以板材不打滑为准,避免过度压伤); 2. 升起靠近该端的下辊(非固定侧),利用上辊与下辊的挤压使板材端部弯曲(弯度需略大于目标曲率,预留回弹量); 3. 翻面重复预弯另一端,确保两端弯曲半径一致(可用样板比对)。 注意:预弯时上辊压力逐步增加(每次升压≤5MPa),避免一次性加压过大导致板材褶皱或辊子变形。
3. 卷制成形:循序渐进,控制曲率 初始卷制:预弯后的板材送入辊间,上辊降至与板材接触并施加适当压力(根据板材厚度,如10mm钢板压力约30~50MPa),启动上辊正转(速度1~3m/min,薄板可快、厚板宜慢),同时缓慢升起非固定侧下辊,使板材随辊子旋转逐步弯曲。 曲率调整:每卷制1~2圈后停机,用曲率样板(或卷尺测量弦长与拱高)检查工件曲率,若半径偏大(曲率小),则继续升高下辊增加压力;若半径偏小(曲率大),则降低下辊减压,避免过度弯曲后难以矫正。 避免打滑:若板材与辊子打滑(伴随异响),立即停机,检查辊面是否有油污(清理后再试),或适当增大上辊压力(但不可超过设备额定压力)。
4. 矫圆:保证圆度,减少偏差 卷制后的圆筒可能存在椭圆(圆度偏差),需通过多次微调矫圆: 方法:将圆筒接缝对齐,上辊施加中等压力,启动上辊正反交替旋转(每次旋转1/4圈),利用辊子对圆筒的反复挤压消除局部不圆; 验收标准:用塞尺检查圆筒对接处间隙(≤0.5mm/m),或用外圆千分尺测量不同位置直径,偏差≤1mm即为合格。
三、不同工件卷制技巧:针对性调整参数 1. 圆柱形工件(最常见) 核心:保持上辊与固定侧下辊平行,通过非固定侧下辊升降调整曲率。 技巧:卷制过程中,每卷1圈测量一次圆筒直径(用卡钳在两端和中间各测1点),确保直径偏差≤0.5%(如φ500mm圆筒,偏差≤2.5mm)。
2. 锥形工件(一端直径大、一端小) 原理:利用非固定侧下辊的倾斜(或上辊倾斜),使板材两侧受力不均,形成梯度曲率。 操作: 1. 根据锥度(如1:10)计算两端半径差(如大端φ600mm、小端φ400mm),设定非固定侧下辊的倾斜角度(通过液压阀调整,倾斜量=半径差×2/板材长度); 2. 预弯时两端弯曲半径需对应大端和小端(用不同曲率样板检查); 3. 卷制时上辊压力从大端向小端逐步减小(避免小端过度弯曲),速度降至1m/min以下,便于实时调整。
3. 厚板(≥8mm)卷制 - 需预热(若为高强度钢,预热至150~200℃,减少冷弯开裂风险); - 上辊压力分步增加(每次间隔30秒,让板材应力释放),卷制速度≤1m/min,避免设备过载(液压系统油温超过60℃需停机冷却)。
四、安全操作规范:杜绝事故 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、防砸鞋,穿紧身工作服(袖口扎紧),长发需盘入帽内(避免卷入辊子)。 禁止行为: 卷制时手不得伸入辊间(距离辊子边缘≥300mm),不得用手直接推拉板材(用专用撬棍辅助); - 禁止在辊子旋转时测量工件、清理铁屑,或站在板材正前方(防止板材弹出); - 停机时必须将上辊升至最高位,下辊复位,切断电源。 紧急处理:遇板材打滑、异响、液压系统漏油等异常,立即按急停按钮,待设备完全停稳后排查故障,严禁带故障运行。
五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| 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措施 | |------|------|----------| | 工件圆度超差(椭圆) | 下辊两侧压力不均;卷制圈数不足 | 调整下辊水平度,增加正反卷制圈数(≥3圈) | | 两端直边过长(>50mm) | 预弯时伸出长度不足;下辊升起高度不够 | 增加预弯伸出长度,提高下辊预弯压力 | | 板材表面划伤 | 辊面有铁屑、毛刺;板材与辊子打滑摩擦 | 清理辊面,涂抹少量润滑油(薄板),调整压力避免打滑 | | 卷制后工件回弹过大 | 压力不足;未考虑材料回弹特性(如不锈钢回弹>碳钢) | 增加10%~15%的过弯量,卷制后保压30秒再卸压 |
六、使用后维护:延长设备寿命 - 清理辊面铁屑、油污(用棉布蘸中性清洁剂擦拭),长期不用时辊面涂防锈油; - 检查液压系统油位,补充同型号液压油(如L-HM46#抗磨液压油),排放油箱底部沉淀; - 对下辊升降丝杠、轴承等润滑点加注锂基脂(每月1次),确保运动灵活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有效提升三辊非对称式卷板机的加工精度(圆度≤1mm/m)、降低废品率,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(规范使用可达8~10年)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板材材质(如碳钢、不锈钢、铝合金)和厚度灵活调整参数,积累经验后可进一步提高效率。
| |
|